中国加入1961年《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简称《海牙认证公约》)将简化官方文件跨境流通的程序,并推动国际经济、贸易和人才交流。
本月初,中国正式加入1961年10月5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又称 “海牙认证公约”)。该公约将于2023年11月初在中国实施。
了解《海牙认证公约》
《海牙认证公约》是一项旨在简化官方文件跨境认证程序的国际条约。该公约于1961年制定,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加入。
根据《海牙认证公约》,成员国同意相互承认和接受彼此的官方文件(例如法院文件、结婚证、出生证、公证文件等),无需额外的领事认证或合法化程序。
取而代之的是,由文件签发国的主管机构出具一份附加证明书,称为「海牙认证」。海牙认证证实签名的真实性、签署人签署文件时的职权身份,以及(如适用)文件上印章或印鉴的真实性。
阅读 《海牙公约》英文全文
在海牙公约生效前,公文书若要在国外使用,需经过冗长且昂贵的外交途径认证程序。
例如,在中国使用外国公文书办理签证申请或公司设立等行政事务时,文件需先经当地机关公证及认证,再由中国驻文件签发国的大使馆或领事馆进行额外认证。此流程对申请人而言既昂贵又耗时。
根据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指出,加入海牙公约后,公文书在国外使用的处理时间可从约20个工作日缩短至仅需几个工作日,成本也将大幅降低。每年可为中外个人及企业节省超过3亿元人民币的认证费用,缔约国间公文书流转程序的平均处理时间也将缩短约90%。
加入海牙公约后,与中国进出口所需的70%商业文件将受海牙公约保障,无需再进行领事认证。公文书认证的便利性将促进商品与服务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其他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增长与合作。
中国加入1961年海牙认证公约是国际商界和投资者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望在中国投资的外国公司或寻求海外投资机会的中国公司可以期待一个更高效、更有效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