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網絡研討會上,Pierre Wong先生分享了拓展中國業務、理解中國複雜的稅務環境以及實施有效的利潤匯回策略的寶貴見解。
在本文中,我們總結了網絡研討會的關鍵要點。
當您考慮下一步在中國的投資計劃時,需留意以下幾項中國的消費趨勢: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在線購物習慣已趨成熟,在線銷售產品的能力變得至關重要。
考慮將您的市場擴展到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等一線城市已飽和的市場之外。較不擁擠的二線、三線甚至四線城市可以提供新的機遇。
隨著直播的日益流行,抖音、淘寶等數字平台是接觸客戶的重要途徑。
直接滿足客護需求的 “客護對制造商”模式正在興起。
儘管Z世代只佔總人口的25%,但他們卻推動了60%的銷售增長。此外,中產階級的崛起和Z世代的興起導致了對個性化、定制化產品的偏好。這些消費者更偏愛獨樹一幟、非大規模生產的產品。
健康與保健產品的支出急劇上升,顯示出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保持健康。
最後,物聯網(IoT)、雲計算、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AI)、5G技術和3D打印等行業受到中國政府的青睞。投資這些領域以及 《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中列出的其他領域,可能會帶來競爭優勢。
進入中國市場的獨特挑戰往往源於文化隔閡。在其他地方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並不能簡單地套用到中國,需要針對中國市場進行定制。同樣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中國購物文化和微信、抖音、小紅書等數字平台的重大意義。無視這些元素會限制您的業務覆蓋面和增長。
適當分配財務資源和時間對成功進入市場至關重要。投資不足會使公司在這個高度競爭的市場中舉步維艱。
過度依賴本地合作夥伴是另一個潛在的陷阱。雖然合作是有益的,但過度依賴而對市場缺乏深入了解會導致挫折。
此外,遵守當地法規(如廣告、數據管控和隱私保護)至關重要。對當地法律了解不足以及缺乏與政府的互動可能會導致繁文縟節,成為成功的重大障礙。同時,需跟進政策變化,以確保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
在Triide,我們致力於與外國公司密切合作,引導他們克服這些挑戰,助力其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
進入中國時,您可能希望先試水,確保產品具有市場潛力,再決定是否設立法律實體。一種選擇是尋找當地合作夥伴或分銷商。然而,這可能帶來控制問題。若您與合作夥伴相隔數個時區,該如何進行監督?如果產品表現良好且在中國受歡迎,當地合作夥伴可能希望獲得更多利潤,此時您的議價能力可能會受到極大限制。為保障自身利益,一份完善的合作夥伴協議至關重要。該協議應明確雙方的責任、利益保護以及退出計劃。此外,當地合作夥伴可能模仿您的產品並成為競爭對手,因此需考慮這些潛在挑戰。
另一種方法是尋找當地中國個人協助推廣和遊說。支付給這些個人的款項通常從海外匯出,這意味著您無需在中國為他們繳納稅款。然而,此策略存在稅務風險,且無法完全促進產品銷售,因為您仍無中國公司。此人僅支持您的業務營銷,若沒有真正的中國公司,可能缺乏忠誠度和歸屬感。
一個日益流行的趨勢是使用名義雇主(EOR)——一家本地人力資源機構,可以幫助您招聘所需人員。該機構負責處理中國所需的所有工資支付和社會福利,確保員工的權益得到保障。這種解決方案通常是臨時性的,在等待您自己的公司成立期間使用。
如果您決定在中國設立公司,外國投資者可選擇三種主要商業結構:代表處(RO)、外商獨資企業(WFOE)和合資企業(JV)。每種類型都有其各自的優勢、限制和最佳適用情景。
這些實體類型之間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業務性質、戰略目標以及外國公司希望對其在中國業務保持多大程度的控制權。在做出這一決定時,強烈建議尋求 法律和專業建議 。
要在中國設立公司,您需要一個獨特的中國公司名稱、業務範圍、註冊資本以及一個獨特的商業註冊地址。最後,確定組織內部的關鍵人員至關重要。這些人員包括:
1)法定代表人;
2)執行董事;
3)財務負責人,通常是首席財務官、內部財務經理或服務提供商。
4)監事。
公司中需要考慮的一些關鍵職位包括法定代表人(或董事),其對公司負有最大責任;財務負責人,負責您的賬簿和稅務申報;以及監事,負責監督管理層的活動。
這些考慮因素為在中國設立公司提供了基本框架。
中國實行全面的增值稅(VAT)制度,適用於國內和進口的商品及服務。一般而言,貿易和服務公司的增值稅稅率通常為13%和6%。然而,非大規模運營的公司可以選擇申請小規模增值稅身份,稅率為3%。無論您從事貿易還是服務行業,均可選擇此方案。
對於年銷售額不大的小企業而言,選擇小規模增值稅身份可能更有利。儘管不能抵免,但從行政管理的角度來看,這一身份可以減輕稅務合規的負擔。小規模增值稅納稅人只需按季度申報增值稅,而一般增值稅納稅人則需更頻繁地申報。
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然而符合以下四項標準的企業可享受較低稅率:
若您從事高科技行業,如研發或新產品創造,可申請將所得稅稅率從25%降至15%。
中國的個人所得稅(IIT)制度採用累進稅率,稅率從5%到45%不等,具體取決於收入階層。雖然通常按月計算此稅項,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採用累計年度計算方法。這意味著,如果您的年收入超過一定門檻(在本例中為200,000),您的稅率可能會上升。不過,您有權從當期應納稅額中扣除之前月份已繳納的稅款。
除個人所得稅外,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員工通常須參加中國的社會保險體系。該體系包括五種不同類型的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此外,員工通常還需繳納住房公積金。稅率和繳費金額因公司註冊所在的省份或城市而異。
將利潤從中國匯回本來國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包括股息、服務費、版稅以及外國貸款利息支付。以下是一些具體考量:
股息: 公司可向境外母公司分配股息,但通常只有在年度審計確認盈利後才允許。需注意的一項限制是10%的利潤必須分配到法定儲備基金,直到該基金達到註冊資本的50%。
服務費: 如果母公司向中國子公司提供服務,這些服務可以開具發票並作為服務費匯回。然而,需注意這些交易需繳納預提稅。在處理付款前,應確保任何服務協議都已適當記錄並向相關稅務機關登記。
版税: 如果中國子公司使用海外開發的技術,版税支付可以成為另一種利潤匯回方式。版稅協議應附有詳細的支持證據,包括確定價格的依據。
外國貸款利息: 外國母公司提供的貸款利息可以匯回,但需嚴格遵守外債相關法規。外債金額應謹慎計算,可以是總投資與註冊資本之差,也可以是上一年度經審計的淨資產值的兩倍。
請諮詢財務顧問或稅務專業人士,了解細節並選擇最有效的利潤匯回方式。
免責聲明
網絡研討會中分享的見解旨在提供對該主題的一般性理解,不應被視為確定的專業建議。在做出任何決定或採取任何行動之前,您應諮詢Triide專業人士。
Triide 是一家在亚洲迅速发展且充满活力的企业服务提供商。其拥有一支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在亚太地区开展业务,提供从公司设立、法律合规到会计、税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