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士在中國「六年規則」下的戰略性稅務規劃

對於那些在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往返生活的人而言,要弄清楚中國的稅務環境可能相當複雜。「六年規則」是中國《個人所得稅法》(Individual Income Tax,簡稱 IIT)中確定外籍個人何時開始承擔全球徵稅義務的一項關鍵法規。

作者: Triide  | 2024-08-21 | 會計與稅務

本文將深入探討「六年規則」、其對中國稅務居民身份認定的影響,以及外籍人士如何通過精心規劃來優化自身的稅務負擔。

 

背景

 

中國的「六年規則」是《個人所得稅法》的核心組成部分,該法規定了外籍人士和外國國民的稅務居民身份及義務。這一規則源自一系列旨在推動中國稅制現代化的立法改革,首先是對《個人所得稅法》的修訂,隨後頒布了詳細的實施細則。

 

這些細則正式確立了稅務居民身份的判定標準,引入了「六年規則」,並於 2019 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因此,2024 年將是外籍人士若符合居民身份認定標準,可能首次需要就其全球收入納稅的一年。

 

中國的 6 年規則

 

要成為「六年規則」下的稅務居民,個人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183 天要求:個人在連續的六年中,每年都必須在中國境內實際居住滿 183 天或以上。在中國境內停留的天數以個人實際在境內停留滿 24 小時為一天計算。

  • 連續年限:這六年必須是連續的。然而,如果個人在六年中的任何一年內單次離開中國超過 30 天,則計數將重置,該個人將不會成為稅務居民。

     

「六年規則」是決定外籍人士在中國稅務義務的關鍵因素。一旦達到門檻,其影響範圍不僅限於來源於中國的收入,包括其全球收入。

 

外籍人士的戰略性稅務規劃

 

六年規則的重置機制

 

該規則提供了重置六年計數的機會,使外籍人士能夠戰略性地管理其稅務居民身份。這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 在任何壹個自然年內,在中國境內停留不滿183天。

  • 在任何壹個自然年內,單次離開中國超過 30 天。

 

通過利用這些重置機制,外籍人士可以更好地控制其稅務居民身份,並可能減少在中國面臨全球所得稅收的風險。

 

優化稅務負擔的建議

 

1.  戰略性規劃長期離境

戰略性地安排在中國境外的假期或工作任務——無論是在某一年內停留少於 183 天,還是離開中國超過 30 天——都可以有效地重置六年期限,為你的稅務義務提供靈活性。

 

2.  善用稅務豁免

符合中國稅務居民身份認定標準的外國國民有兩個寶貴的選擇。根據 2023 年更新的中國《個人所得稅法》指南,外籍人士可以選擇個人所得稅的專項附加扣除,或者繼續享受傳統的免稅福利,如住房補貼、語言課程費用和子女教育費用等。這些原本計劃於 2023 年底結束的豁免政策,已延長至 2027 年底,為希望減輕稅務負擔的外籍人士提供了持續的紓困。

 

3.  諮詢專業稅務顧問

中國的稅務環境,尤其是「六年規則」的複雜性,可能難以應對。專業人士可以為你提供指導,幫助你利用豁免政策和其他可用福利來降低整體稅務負擔。

 

Triide 是一家在亚洲迅速发展且充满活力的企业服务提供商。其拥有一支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在亚太地区开展业务,提供从公司设立、法律合规到会计、税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