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放寬規定以促進外資投資上市公司

中國近期對《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的修訂旨在通過降低准入門檻、拓寬投資通路以及增强持股靈活性來吸引外資。

作者: Triide  | 2024-11-16 | 政策與新聞

2024年11月1日,中國商務部(MOFCOM)聯合其他五個政府部門出臺了簡化外國投資者投資上市公司的新規定。 這一舉措是中國持續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開放的一部分,旨在為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上市公司提供便利。

 

根據商務部網站發佈的一份聲明,這些調整旨在吸引更多優質外資進入上市公司。 這不僅會促進外資增長,還將助力中國實現產業進步的目標,並有助於其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

 

修訂措施中的關鍵變化

 

1. 允許外國個人進行戰略投資
此前,只有外國公司和其他組織能够對中國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不包括外國個人投資者。 此次修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將外國個人視為合格投資者,並允許他們對中國上市公司進行戰略投資。

 

2. 放寬外國投資者資產要求
此前的規定要求外國投資者至少擁有1億美元資產或管理至少5億美元資產。此次修訂放寬了非控股外國投資者的資產要求,使更多外國投資者能够向中國上市公司投入長期資本。

 

3. 引入要約收購作為戰略投資選項
根據先前的規定,戰略投資管道僅限於定向增發和協議轉讓。 此次修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當前市場實踐,引入要約收購作為新的投資方式,為外國投資者提供了另一種戰畧進入市場的途徑。

 

4. 允許境外股份作為戰略投資的支付手段
在通過定向增發或要約收購進行的戰略投資中,外國投資者現在可以使用境外非上市公司的股份作為支付手段。 這一變化通過允許現金或股權作為投資形式,拓寬了外國投資者的選擇範圍,為國內企業收購境外資產時進行跨境股權置換提供了便利。同時,還引入了一套分類管理制度來管理這些跨境股權置換,確保在現有監管框架下交易的公平性。

 

5. 降低持股比例和鎖定期要求
為了更好地與現行市場規則接軌,此次修訂降低了持股要求:通過協議轉讓或要約收購進行戰略投資的最低持股比例從10%降至5%。 鎖定期也從最少三年縮短至十二個月,强化了戰略投資的中長期性質。 若特定規定要求更長的鎖定期,外國投資者需遵守相關規定。

 

對外國投資者的影響

 

對於外國投資者而言,這些新措施具有幾個重要意義:

 

– 提高可及性: 由於資產要求降低,先前可能被排除在外的外國投資者現在可以參與進來。 這對那些對中國經濟中的戰畧地位感興趣的中型基金或個人投資者來說尤其有利。

 

– 投資更具靈活性: 新的投資通路,如要約收購和使用非上市海外股份,為投資策略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這種多樣性使外國投資者在收購股份時可以採用多種方式,拓寬了他們在投資組合管理方面的選擇。

 

– 改善流動性和退出機會: 縮短鎖定期意味著投資者不再被可能阻礙流動性的長期承諾所束縛。 這提升了他們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的能力,並使他們能够更靈活地管理投資,從而改善風險管理和資本流動。

 

Triide 是一家在亚洲迅速发展且充满活力的企业服务提供商。其拥有一支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在亚太地区开展业务,提供从公司设立、法律合规到会计、税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等全方位服务。